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力量感的修行场景,核心在于展现一种超越常规、突破极限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屈节从长也大拼,雪堆断臂仰高寒":描写修行者为了追求更高境界,不惜弯曲关节(象征放下身段)在积雪中苦修,甚至达到断臂的程度。这里的"仰高寒"暗示仰望崇高而艰难的修行目标。
后两句"铁牛鞭起熊峰下,一吸黄河彻底乾":用夸张的意象展现修行成果——挥动铁鞭的蛮牛(象征原始力量)在雄峰下被驯服,修行者获得惊人力量,一口气就能吸干黄河。这种夸张手法突出了修行者达到的境界之高。
全诗魅力在于:
1. 用极端意象(断臂、吸干黄河)制造强烈视觉冲击
2. 通过"雪堆"与"铁牛"的冷硬质感,塑造出坚韧不拔的修行者形象
3. 最后一句的夸张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突破常规的震撼力量
本质上,这是首通过极端意象赞美坚韧精神的诗,用看得见的"断臂""吸黄河"来表现看不见的精神力量,让抽象的境界变得具体可感。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