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源道郎中赴阙

我念同僚遽解携,赠言如古漫成诗。
二年别乘临岐日,八月登槎上汉时。
莫阻十分斟酿蚁,不须三叹听歌骊。
还朝宠数应非次,神圣方今大有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同僚姚源道郎中的作品,表达了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和对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

开头两句"我念同僚遽解携,赠言如古漫成诗"直抒胸臆:我想到同僚突然要分别,就写下这些赠言,像古人那样随意写成诗句。这里"遽"字突出了离别之突然,"漫"字则表现了赠诗的随性自然。

中间四句通过时间对比展现情谊:"二年别乘临岐日"回忆两年前分别时的场景,"八月登槎上汉时"想象朋友八月乘船赴京的场面。"莫阻十分斟酿蚁,不须三叹听歌骊"是劝慰:别推辞这满满的饯行酒,也不必为离别而再三叹息。用"酿蚁"形容美酒,"歌骊"指离别之歌,都很形象。

最后两句"还朝宠数应非次,神圣方今大有为"是对朋友的祝福:你回朝定会得到重用,如今正是明君当政、大展宏图的好时机。既赞美了朋友的能力,也歌颂了当时的政治清明。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回忆、想象、劝慰、祝福四个层次,把一场普通的公务送别写得情意绵长,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同僚之谊。诗中用典自然不晦涩,比喻生动贴切,读来既能感受到离别的惆怅,又能体会到对朋友的真挚祝福。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