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景福庵

旅中嫌久病,行药到禅关。
日落常归鸟,云閒不蔽山。
尘劳无念了,般若即时还。
兀坐忘身世,青天度白鹇。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路过景福庵并在此体验内心宁静的诗。接下来我将通俗地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和魅力。

首先,诗中的“旅中嫌久病”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生了病,感觉疲惫不堪。“行药到禅关”则意味着他/她服用了药物后,决定到景福庵去休息,这里“禅关”可以理解为寺庙的门或寺庙本身的象征。

接着,“日落常归鸟,云闲不蔽山”描绘了景福庵周围的宁静景色:太阳落山,鸟儿归巢,云朵悠闲地漂浮在空中,没有遮挡住山的美景。这种和谐的自然景色让人心生宁静,仿佛世间的纷扰都远离了自己。

然后,“尘劳无念了,般若即时还”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在景福庵的内心体验。他/她感到尘世间的烦恼和劳累都消失了,内心充满了平静和智慧。这种内心的转变可能源于寺庙的氛围或是僧人给予的教诲。

最后,“兀坐忘身世,青天度白鹇”两句描绘了诗人坐在寺庙中,忘记了世俗的身份和责任,只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此时,他看到蓝天和飞翔的白鹇(一种鸟),更加深了他/她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路过景福庵的经历,展现了他/她在寺庙中感受到的内心平静和宁静的自然景色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这种向往和体验是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追求的,因此这首诗具有普遍的魅力和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