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①

群峰罗海外,秋夜月明时。
光射鱼龙遁,寒侵乌鹊疑。
凭虚劳永夕,顾影发清思。
待取天香落,披襟重挹之(吴福助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海上升明月的壮美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

前两句写景:海外群峰环绕,秋夜月光皎洁。开篇就勾勒出开阔的天地,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海之间,感受到秋夜的清朗。

三四句用夸张手法写月光之强:光芒强烈到让鱼龙潜逃,寒气逼人使乌鹊迟疑不敢栖息。这里不仅写出月光的明亮,更赋予它一种震慑万物的力量,让秋夜显得格外清冷肃穆。

五六句转入抒情:诗人整夜仰望明月,顾影自怜,引发清幽的思绪。"凭虚"二字暗示他超脱尘世,沉浸于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中。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期待:他想等桂花("天香"代指)随月光飘落时,敞开衣襟,尽情感受这份高洁与美好。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隐含诗人追求精神超脱的志趣。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壮阔:山海、月光、鱼龙、乌鹊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秋夜图。
2. 情感细腻:从观景到沉思,再到与自然共鸣,层层递进。
3. 象征意味:明月象征高洁,天香代表美好,诗人借物言志,表达对纯净境界的向往。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既能感受到秋夜之美,又能体会他内心的孤高与哲思,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