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兄弟即将分别的伤感,以及诗人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念。全诗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前四句写家乡田园荒芜的现状:家乡的田地已经荒废很久了,哪里还能算是故乡呢?但诗人依然眷恋着家乡的那条小路,看着那里的松柏一天天长得更加苍翠。这里用"田园芜没"和"松柏苍苍"形成对比,既写出了现实的荒凉,又透露出对家乡不变的深情。
后四句写生活的困顿和兄弟情谊:诗人感叹自己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云边茅"指简陋的茅屋),连张简陋的床("藜床")都无处安放。虽然现在只能采野菜、喝江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这样的兄弟情谊怎么能忘记呢?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用最朴实的日常生活细节(采蕨菜、喝江水),表达了最真挚的兄弟之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自然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不舍。诗人把"田园荒芜"和"兄弟情深"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王淹
王淹,字伯奋,祖籍大名(今属河北)。旦七世从孙。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通判吉州。嘉泰二年(一二○二)知筠州(《周文忠公集》卷四一《次王伯奋通判韵》、卷五二《元丰怀遇集后序》、卷五四《王氏济美集序》)。开禧二年(一二○六)由知衢州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二一)。有《槐庭济美录》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残本《永乐大典》录有《槐庭济美集》诗十六首,其内容似为辑录王氏族人之诗,具体作者已无考,姑置王淹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