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赤城山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平生几读兴公赋,今日霞标对赤城",说的是作者以前读过很多关于赤城山的诗文("兴公赋"指古代描写赤城山的文章),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这座云雾缭绕的红色山峰。"霞标"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山间云雾的美丽,又暗示了赤城山"赤"的特点。
后两句更有意思:"此是南门入山路,山祇乞我一番晴"。作者说这里是进山的南门,山神("山祇")特意为他求来了一片晴天。这里的"乞"字用得特别生动,把山神拟人化了,好像山神也很欢迎游客似的,让整座山都显得亲切可爱。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写得像老友重逢,既有对文学记忆的呼应,又有眼前实景的新鲜感
2. 用拟人手法让山水有了灵性,读起来特别有温度
3. 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短短四句就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这种把山水当朋友来写的亲切感,正是古代山水诗最迷人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