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其二

罗浮枝上梦醒时。
翠禽啼破月中枝。
彷佛深宫、临镜匀香额,铁骨琼心许自知。
凝风缟袂娇无语,神仙入画还疑。
江南驿使初逢,记取孤山路,踏西溪。
订遍寒盟意自迷。

现代解析

这首《瑞鹧鸪》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梅花世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美:

1. 梦境与现实交织
开篇就用"罗浮梦"的典故(传说中梅花仙子的故事),写梅花在月光下苏醒,翠鸟的啼叫仿佛把月光中的梅枝都"啼破"了。这种亦真亦幻的描写,让梅花自带仙气。

2. 拟人化的梅花仙子
诗人把梅花比作深宫对镜梳妆的美人("临镜匀香额"),说她有"铁骨琼心"——外表娇弱却内在坚韧。后句"凝风缟袂"(白衣飘飘)更强化了这种仙子形象,美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画中神仙。

3. 人与梅的知交
下半段出现"江南驿使"(送信人),暗示有人特意来寻梅。通过"记取孤山路"(杭州著名赏梅地)、"踏西溪"等具体场景,写出人与梅花像老朋友般"订盟约",这种情感超越了普通赏花,带着精神共鸣的迷恋。

全词最妙的是虚实结合:用神话典故、宫廷美人、仙子画像这些华丽意象,最终落回到真实可触的"踏西溪",让梅花的仙气有了人间温度。读完既觉得梅花高洁不可亵玩,又感觉它可亲可近,正是这种矛盾感造就了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