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喜家紫驭至

短歌言别昔何时,尘路茫茫久系思。一第相期君不负,十年重见我尤衰。

雁来天外新成阵,菊试篱边未满枝。南海荒残今更甚,高车从此又何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老友久别重逢的感慨,既有欣喜又有沧桑感。

前两句说:上次匆匆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这些年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惦记着你。这里"尘路茫茫"既指现实中的奔波,也暗喻人生的迷茫。

中间四句是重逢后的对话:当年约定要考取功名,你果然没让我失望;但十年后再见,我却已经衰老了许多。这里"一第"指科举及第,说明朋友实现了人生理想,而诗人自己可能过得不太如意。接着用大雁南飞、菊花未开的秋景,暗示重逢的时节,也烘托出岁月流逝的苍凉。

最后两句转向现实忧虑:现在南方(南海)更加荒凉残破了,你坐着豪华马车(高车)来见我之后,接下来又要去哪里呢?既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担忧,也透露出对朋友前途的牵挂。

全诗就像两个久别老友的深夜谈心,既有"你混得不错"的欣慰,又有"我们都老了"的感慨,还带着对乱世的忧虑。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对话和秋天景物,把中年人重逢的复杂心情写得特别真实。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