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秋意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的韵味和感觉。
首句“秋意如诗淡,又如湘水清”,用湘水的清澈比喻秋意的清淡,立刻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清爽的秋天画面。这里的湘水清,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清爽和宁静。
第二句“无家人易感,有笔画难成”,表达了作者对于秋意的独特感受。在孤独或者思念家乡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而后半句则展示了秋天的美景虽然丰富,但却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出来,暗示了秋天的复杂和多元。
第三句“月冷砧千杵”,描述了秋夜的景象。月亮的冷冽和捣衣声的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寂静和冷清。
第四句“江空雁一声”,用江的空旷和孤雁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孤独和宁静。这种孤独和宁静之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悲凉和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梦回蕉叶上,残雨几番鸣”,则描绘了作者从梦中醒来,看到蕉叶上的雨滴落下,发出鸣响。这种细腻而具体的描绘,给人一种秋雨绵绵,时光流转的感觉。同时,也呼应了前面对于秋意的描绘,使整个诗歌更加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感觉。无论是清淡的秋意,还是孤独宁静的秋夜,都让人深深感受到秋天的魅力和韵味。而这种韵味和魅力,正是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蒋廷玉
蒋廷玉,字太璞(《前贤小集拾遗》卷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清康熙《永嘉县志》卷七)。官扬州司户(《江湖后集》卷七《送蒋太璞赴扬州司户》)。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