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书生形象,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坚韧和人世的无奈,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前四句用树木和美玉作比喻:"郁郁梁楝姿"说树木长得高大茂盛,"落落璠玙器"说美玉品质高洁。但这样优秀的树木和美玉却被遗弃在空山,经历岁月风霜("空山岁历晚"),遭受冰雪摧残("冰霰义如至")。这里其实是比喻人才被埋没。
五六句转折说:腐烂的东西不值一提("朽腐何足论"),真正可贵的是那种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壮哉风云气")。最后两句直接写实:书生空有一身才华却白发苍苍("书生空白头"),只能一次次叹息流泪("三叹横流涕"),看着时代动荡却无能为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对比:一边是人才本应像参天大树、珍贵美玉般发光发热,另一边却是现实中的冷落和衰老。诗人用"风云气"这个充满力量感的词,反衬出书生流泪的无奈,让读者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碰撞时的巨大落差。这种怀才不遇的苦闷,古今许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