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大旱官催秋苗甚急

立秋才一日,期会到林泉。已悟征苗意,曾吟喜雨篇。

饥锄山草尽,暍汲井泥坚。闻道邻州牧,忧民夜不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大旱时期官府催收秋粮、农民艰难求生的场景,充满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开头两句"立秋才一日,期会到林泉"说刚立秋,官府催粮的公文就送到了偏远山村,凸显官府催逼之急。"已悟征苗意,曾吟喜雨篇"通过对比:官员们只顾催粮(征苗),而诗人自己却写过祈盼下雨的诗,暗示官民立场的对立。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展现旱灾惨状:农民饿着肚子锄尽山草(因为庄稼旱死了),顶着烈日打井水却只挖到干硬的泥块。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听说邻州长官为民忧心睡不着觉,这看似表扬,实则暗含讽刺——眼前这些催粮的官员哪有半点忧民之心?

全诗像一组镜头:先拍官府公文,再拍龟裂的田地、枯竭的水井,最后定格在装模作样"忧民"的官员身上。不用一句抱怨,却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苛政猛于旱灾"的悲愤。这种用具体画面说话的手法,比直接骂官府更有力量。

薛嵎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