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卢沟桥的壮丽景象和当时京城的繁华盛况,充满了对盛世的自豪感。
前两句写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气势:这座像彩虹般横卧的桥位于黄金台旁,是朝廷精心建造的宏伟工程。"卧虹桥"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桥的繁忙与壮观: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人都通过这里往来,桥上日夜车马不断。桥身像雪山一样巍然耸立,桥下河水奔流汇入远方众多溪谷。这里用"孤标峻"形容桥的挺拔,用"众壑遥"展现河流的壮阔。
最后两句转到京城景象:这正是国家最鼎盛的时期,街道两旁酒楼歌馆热闹非凡,笙箫之声不绝于耳。"沸笙箫"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当时的繁华热闹。
全诗通过一座桥,既写出了工程之伟大,又折射出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用"虹桥""雪山"等鲜明意象,配合"通万国""彻中宵"等夸张手法,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那座气势恢宏的桥,感受到那个朝气蓬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