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粟歌
君不见济阴九穗禾,又不见河南六岐麦。
何似新安海阳县,瑞粟一枝超简册。
嘉定四载六月中,采来疑自东极东。
龙枝凤冠云蕖丛,令人多力善走颜色红。
六岐九穗岂足道,径欲一醉敲金钟。
赵君不敢留,驰以告宰公。
宰公不敢留,驰以告太守意甚忠。
嘉定圣人坐法宫,声色不迩心在农。
嘉定圣人与天通,故产瑞粟昭年丰。
新安太守见此喜,谓匪奇花异卉同,销金黄罗手自封。
再拜献天门,进入开天容。
吾闻粟有神,其姓曰庆天。
吾闻粟字制,其西曰金坚。
吾闻粟字释,盖取阳精相续如百川。
请君占所闻,可以知开先。
我歌贺宰公,宰公归太守。
我歌贺太守,太守归我皇极天子大父母,愿见太平万古万万古。
惟有贫儒都不知,但愿食粟长无饥。
何似新安海阳县,瑞粟一枝超简册。
嘉定四载六月中,采来疑自东极东。
龙枝凤冠云蕖丛,令人多力善走颜色红。
六岐九穗岂足道,径欲一醉敲金钟。
赵君不敢留,驰以告宰公。
宰公不敢留,驰以告太守意甚忠。
嘉定圣人坐法宫,声色不迩心在农。
嘉定圣人与天通,故产瑞粟昭年丰。
新安太守见此喜,谓匪奇花异卉同,销金黄罗手自封。
再拜献天门,进入开天容。
吾闻粟有神,其姓曰庆天。
吾闻粟字制,其西曰金坚。
吾闻粟字释,盖取阳精相续如百川。
请君占所闻,可以知开先。
我歌贺宰公,宰公归太守。
我歌贺太守,太守归我皇极天子大父母,愿见太平万古万万古。
惟有贫儒都不知,但愿食粟长无饥。
现代解析
这首《瑞粟歌》是一首描绘地方官员发现并上报瑞谷事件的诗词,充满了对丰收和皇帝圣明的赞美。下面通过现代语言进行分析:
背景和内容
1. 发现瑞谷:
- 诗中提到了济阴、河南等地发现的九穗禾和六岐麦,这是非常罕见的农作物变异现象。
- 新安县发现了更罕见的瑞粟,一枝瑞粟超过了历史上的记录,令人惊叹。
2. 时间背景:
- 诗中提到的时间是嘉定四年的六月,反映了这一事件在特定历史时期被记录下来。
3. 地方官员的上报:
- 赵君发现了瑞粟后,迅速上报给县令(宰公)。
- 县令又迅速上报给太守,表现了官员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皇帝的忠心。
4. 皇帝的圣明:
- 诗中提到嘉定圣人(指皇帝)不关心声色,而是关心农业生产,展现了皇帝的为民情怀。
- 皇帝与天相通,因此能够预知并引导自然产生瑞谷,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5. 瑞谷的意义:
- 瑞粟不仅象征着丰收,还带有神的寓意,姓庆天,字金坚,释义为如百川一般源源不断的阳气。
- 这些特殊的释义赋予了瑞谷神秘而吉祥的象征意义。
6. 献瑞谷给皇帝:
- 太守将瑞谷仔细保存,通过专设的通道献给了皇帝。
- 这象征着地方官员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盛世的祈愿。
主题和情感
- 赞美丰收:瑞谷的发现预示着丰收,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希冀。
- 赞美皇帝:通过描写皇帝关心农业、与天相通,表现了对皇帝圣明的赞美。
- 祈愿太平:最后,表达了对国家太平昌盛的渴望,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结尾
- 贫儒不知:最后提到“贫儒”的无知,暗示普通百姓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瑞谷的深刻含义,但仍希望粮食充足,生活无忧。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神奇现象的赞叹,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钦佩,以及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