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罗浮梅花
长安久客寄僧扉,四载犹趋白虎闱。
梦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瑶池万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适,绿辔雕鞍犹未息。
海上春随缟袂寒,山中酒熟琼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织铁九锁飞云万仞巀业磥砢谁能攀。
梅花待我应相忆,为报先生献岁还(以上《廱馆集》卷一)。
梦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瑶池万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适,绿辔雕鞍犹未息。
海上春随缟袂寒,山中酒熟琼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织铁九锁飞云万仞巀业磥砢谁能攀。
梅花待我应相忆,为报先生献岁还(以上《廱馆集》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长安漂泊时对家乡罗浮山梅花的思念,充满了游子的乡愁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前四句写现实处境:作者在长安已经寄居寺庙四年,每天还要去白虎门(皇宫)上班,过着枯燥的公务生活。"犹趋"二字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
中间四句开始神游故乡:梦里常去罗浮山的朱明洞,想象自己坐在仙境般的瑶池,周围都是如玉的梅花仙子。对比自己现实中穿着草鞋拄竹杖的寒酸,和不得不骑马奔波的疲惫,更显得对山中自在生活的渴望。"缟袂"(白衣)和"琼酥"(美酒)的描写,把梅花和山中美酒都赋予了仙气。
最后六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用夸张的数字"四百三十二"形容家乡群山之多,用"织铁""飞云"等比喻描绘山势险峻。最动人的是结尾两句——诗人觉得家乡的梅花一定也在想念自己,于是郑重向梅花承诺:等到新年时一定回来。这种把梅花当知己的写法,让无情之物也有了人的情感。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用长安的枯燥反衬山中的美好,用梦境的飘逸对比现实的沉重。最精彩的是人与梅花互忆的想象,把普通的思乡之情写得既空灵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