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展先府君墓 其二

昨梦犹尝药,凄凉夜月中。
江山精爽在,伏腊几筵空。
攀柏徒悲泣,吹箫尚困穷。
未能庐墓左,王事正西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节祭拜父亲时的悲痛心情,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思念与现实的无奈。

前两句写作者梦见生病的父亲还在吃药,醒来后只看到凄凉的月光——用"尝药"这个细节让人联想到父亲生前的病痛,而"夜月"的冷清更衬托出失去至亲的孤独感。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父亲的精神仿佛还在山水间("江山精爽在"),但祭台上已没有他的身影("几筵空")。想抱着墓旁的柏树痛哭("攀柏"是古人祭墓的习俗),却连办场像样的祭祀都困难("吹箫困穷"指没钱置办祭乐)。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让思念显得更加酸楚。

最后两句坦白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守孝三年("庐墓左"指在墓旁搭草屋守孝),因为还要为朝廷奔波("王事西东")。这种忠孝难两全的矛盾,让全诗的哀伤更添一层现实重量。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月光下对父亲轻声诉说:我记得您生病的样子,想好好祭奠您却连像样的仪式都办不起,连陪在您墓前都做不到。这种带着愧疚的思念,比嚎啕大哭更让人揪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