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得道成仙的传说故事,语言简洁却充满神秘色彩。
前两句"千载登真谢自然"讲的是:千年之前,一位名叫谢自然的修行者在这里得道成仙。"登真"就是成仙的意思,用"千载"二字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悠远的历史长河中。
后两句"半山遗迹号金泉"说的是:在半山腰上,至今还留着她修炼的遗迹,那里有一口被称为"金泉"的泉水。这个"金泉"的称呼很特别,让人联想到可能是仙人留下的圣水,或者是修炼时产生的神奇变化。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短短14个字就讲完了一个完整的修仙故事 2. "金泉"这个意象既具体又神秘,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3. 通过"千载"和"遗迹"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永恒传说的交织
这种小诗就像一张老照片,定格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瞬间,让读者在简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修仙文化的韵味。
邵伯温
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雍子。哲宗元祐中以荐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绍圣初,章惇为相,欲用之,避不就,监永兴军铸钱监。徽宗时,知陕州灵宝县,政和间徙芮城县(民国《芮城县志》卷八)。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除知果州,擢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晚年提举太平观。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邵氏闻见录》、《辨诬》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