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于丁亥冬杪百物衰残读昔人七哀不禁呜咽辄赋所感因物自伤不在乎数也感萤

短篱腐草化流萤,闪闪光飞似自矜。不是向明心一点,夕阳何处问渔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衰败景象中萤火虫的微光,通过对比表达出坚守光明的可贵。

前两句写实景:破败的篱笆边,腐烂的草丛里飞出点点萤火虫,它们闪烁的光芒像是在炫耀自己。这里用"腐草化萤"的自然现象(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的),暗示环境虽然衰败,但仍有生命在发光。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萤火虫的可贵不在于它有多亮,而在于它始终保持着发光的心。就像在昏暗的夕阳下,渔船上那盏微弱的灯,虽然比不上阳光,却是黑暗中最重要的指引。

全诗最动人的是"心一点"这个比喻,把萤火虫的光比作不灭的初心。诗人表面写虫,实际是在说:即使身处逆境(冬天衰败),只要保持内心的光明(像萤火虫那样),就能成为他人的希望(如渔灯)。这种在艰难中依然发光的品质,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