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夜拥炉防警楫儿从傍屡作啼思
野居宁免惧,所恨乏兼赀。鸡犬偶不宁,儿女成悲啼。
青毡有旧物,绿林多健儿。昨闻东西陌,颇受狐鼠欺。
明灯守长夜,风雨正凄其。岂云网可漏,无乃岁阻饥。
春阳正骀荡,民物方皞熙。愿言寄当路,莫惮催科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百姓在贫困和动乱中艰难求生的场景。
诗的开头说住在乡下也免不了担惊受怕,最让人无奈的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要外面有点风吹草动(鸡犬不宁),家里的孩子们就吓得直哭。这里用"青毡旧物"暗示家里值钱的东西早就卖光了,而"绿林健儿"则暗指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
中间部分说最近听说附近几个村子都遭了灾,可能是被强盗抢劫(狐鼠欺)。在这样的风雨夜里,百姓只能点着灯提防盗贼。诗人感叹:不是法律有漏洞(网可漏),实在是年景不好闹饥荒啊。
最后诗人把希望寄托在当官的身上: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好时节,老百姓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希望当官的别急着催缴赋税(催科),给百姓一条活路。
全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古代普通百姓在灾荒年月的真实困境:既要防强盗,又要应付官府,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奈中的期盼——明明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相信只要官府发发善心,好日子总会来的。这种既批判现实又怀抱希望的态度,让这首诗特别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