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入蜀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蜀地风光的生动刻画。
首联"把酒长歌蜀道行,高堂千里见君情":诗人与友人饮酒高歌,送别他踏上艰险的蜀道。"高堂"指家中长辈,暗示友人远行让家中亲人牵挂,但这份牵挂正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颔联"微霜半落青枫树,曙月平临白帝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蜀道秋景。晨霜点缀在青枫树上,破晓的月光洒在白帝城头,既点明送别的时间是秋日清晨,又通过"白帝城"这个蜀地标志性地点,暗示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
颈联"挂席不离江雁影,沾衣多向峡猿声":想象友人乘船入蜀的情景。船帆与江上飞雁相伴,衣衫被三峡猿啼声浸染,通过"雁影"和"猿声"这两个典型意象,既写出旅途景致,又暗含离愁别绪。
尾联"锦城莫道无知己,何限居人识马卿":是宽慰之语。告诉友人不要担心成都(锦城)没有知己,借用汉代才子司马相如(马卿)的典故,暗示友人才华横溢,定能在蜀地遇到赏识他的人。
全诗特色: 1. 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鼓励 2. 画面感强:通过霜枫、晓月、雁影、猿声等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蜀道风光 3. 用典自然:结尾司马相如的典故用得巧妙,不露痕迹地赞美友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将寻常的送别写得既有真情实感,又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蜀地风光的壮美。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