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家途中拜访香山寺的情景,充满对家的思念和旅途的疲惫感。
前两句"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用对比手法,写离家越近心情越急切,但长途跋涉让马儿疲惫不堪,生动表现了归心似箭却又力不从心的矛盾心理。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远远望见山间孤寺,渡河时夕阳迟迟未落,在林间借宿一晚,回家要等到月亮升起。这些画面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透露出一种从容淡泊的心境。特别是"渡水夕阳迟"这个细节,把时间流逝的缓慢感写得很有味道。
最后两句最妙:庭院里的喜鹊仿佛已提前知道你要回来,叽叽喳喳报着信。这里用喜鹊报喜的民间说法,既烘托出即将到家的喜悦,又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温馨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样讲述旅途见闻,但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的眷恋。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马儿疲惫、望山见寺、借宿林间这些具体场景,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归家的渴望。特别是结尾的喜鹊,用一个小动物的反应,巧妙传达了人间温情,读来令人会心一笑。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