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几个典故和意象,描绘了一种隐秘而巧妙的行动方式。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源自西汉历史故事。刘邦在攻占关中时,为了迷惑敌人,公开在要道上建栈道,却暗中从另一条路(陈仓)进军。这句话借此比喻表面行动与实际目的之间的巧妙差异和策略。
“刻舟犹觅剑”出自《吕氏春秋》,讲述的是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比喻死守成规,不知变通。这里的“刻舟”象征固守旧有方法,无法解决问题,“犹觅剑”则暗示希望找到解决办法。
“夜雨过潇湘”则是诗人借景抒情,描述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意境。潇湘指的是湖南的潇水和湘江,雨夜的潇湘给人一种孤独、怀旧的感觉,仿佛在说某段经历或情感如同夜雨中的潇湘,难以捉摸,又悄然而过。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们需要灵活应对,同时也提醒不要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勇敢面对未知和变化。
释慧性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发,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历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