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山中道院,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空翠霏霏霭洞天,蹋云来访洞中仙"就像一幅水墨画:青翠的山色中云雾缭绕,诗人踏着云彩来寻访隐居的道士。"洞天"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道院环境的幽静脱俗。
后两句"满襟诗思清如水,写尽松花一砚烟"特别有意思。诗人说自己的诗思像清水一样纯净,用松花砚磨墨写字,墨烟都写尽了。这里的"松花"既指松树的花,也暗指松花砚(一种名贵的砚台),"一砚烟"则生动地描绘出磨墨时墨汁晕开的样子。
整首诗妙在:
1. 用"踏云""洞仙"等意象营造出飘飘欲仙的感觉
2. "诗思清如水"这个比喻既清新又贴切
3. 结尾的"松花砚烟"把写诗的过程写得很有画面感
4. 通篇没有直接说道院多好,但通过环境描写和诗人的感受,让读者自然体会到这里的清幽雅致
就像我们现代人去深山古寺旅游,被那里的宁静氛围感染,忍不住想写首诗一样。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把这种超凡脱俗的感受表达得既优美又接地气。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