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① 其五 (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卸帆亭畔怅离群,天末看云念卯君。
何日扁舟遂归计,联床风雨话湖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渴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前两句"卸帆亭畔怅离群,天末看云念卯君":在卸下船帆的亭子边,我因为离开亲友而感到惆怅;望着天边的云彩,思念着远方的兄弟("卯君"指兄弟)。这里用"看云"这个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思念之情。

后两句"何日扁舟遂归计,联床风雨话湖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乘小船回家的心愿?到时候我们就能在风雨之夜同榻而眠,一起聊着湖光云影的闲适生活。这里的"联床风雨"用了苏轼兄弟"对床夜雨"的典故,表达了对团聚畅谈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卸帆亭"、"扁舟"、"湖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诗人把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融合在一起,既有离别的伤感,又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感情真挚动人。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