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擅长画梅的契师(可能是位僧人画家)的作品带给作者的审美体验。
前两句"契师画得梅中趣,急水溪头印月时"是说:这位契师真正抓住了梅花的神韵,他画的梅花就像月光映照在湍急溪水上那般灵动自然。这里用月光映溪水的意象来形容梅花画作,既写出了画面的清雅,又暗示了画作的生动传神。
后两句"昨夜卧披今起看,自宜重坼向南枝"讲的是:昨晚躺着欣赏这幅画,今早起来又看,发现画中的梅花仿佛真的在向南边的枝条上重新绽放。这里用时间推移的细节,生动表现了画作的逼真程度——梅花好像会随着时间自然生长开放,让观者产生"画中花会开"的错觉。
全诗最妙的是把静态的画作写出了动态的生命感。通过"印月""重坼"这些富有动感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月光在溪水上流动,梅花在画中绽放。这种"画中有生命"的艺术效果,正是中国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把专业画家都难以达到的艺术造诣,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