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堂

万里投荒到海南,桄榔林下即茅庵。
谪居身世何须惜,忧国情怀尚不堪。
当日岂无人载酒,至今常使客停骖。
我来堂上瞻遗像,飒飒清风洒布衫(明正德《琼台志》卷二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被贬到海南的感慨,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被贬到万里之外的海南,在桄榔树林下搭了个茅草屋住。用"万里投荒"四个字就让人感受到被流放的孤独和路途的遥远,而"桄榔林下即茅庵"又显得随遇而安。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心里话:他说自己并不在乎被贬的遭遇,但始终放不下对国家的担忧。这里用对比手法——个人遭遇可以看淡,但国家大事却始终牵挂。后两句提到"载酒"的典故(当地人为大文豪苏东坡送酒的故事),说当年有人送酒安慰失意文人,这种温情至今还吸引着路过的人驻足。

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诗人站在纪念堂里看着先贤的画像,突然一阵清风吹来,衣衫飘动。这个结尾很妙,清风既是真实的风,也象征着先贤精神的感召,衣服被吹动的细节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

全诗好在把沉重的流放题材写得洒脱,既有对逆境的坦然,又有不改初心的坚持,最后用风吹衣襟的镜头收尾,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诗人用海南特有的桄榔树、载酒堂这些当地元素,让漂泊异乡的孤独感更真实,也让读者更能体会他苦中作乐的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