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郎挽章 其二

未下蒲轮诏,先惊柏府寒。
九州方镇节,万里使华冠。
岁晚一庵密,风流百世宽。
永怀函丈训,泣涕自汍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曾侍郎)的挽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逝者的品格和作者的悲痛。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逝者的特殊地位:
1. "未下蒲轮诏"指皇帝还没来得及用隆重的礼仪(蒲轮车)征召他,"先惊柏府寒"就突然传来他去世的消息(柏府指御史台,暗示他为官正直)。这两句形成强烈反差,强调意外之感。
2. "九州方镇节"说他曾执掌地方军政大权,"万里使华冠"指他作为使节远行万里,这两句展现他生前的显赫功业。

后四句转入深情追忆:
3. "岁晚一庵密"用晚年隐居的小屋象征他淡泊名利,"风流百世宽"赞美他的风范足以流芳百世。一窄一宽的对比,突出精神境界的宏大。
4.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永远记得逝者的教诲(函丈指老师),此刻只能泪流满面(汍澜指泪水纵横)。用泪水作结,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巧妙运用空间对比(九州万里vs一庵)、时间对比(生前功业vs身后风流),在短短八句中既展现了逝者的生平成就,又表达了真挚的缅怀之情。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那个泣不成声的诗人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超越地位身份的真挚情谊。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