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临寂偈 其一》用简单自然的语言,道出了人生超脱的哲理。
第一句"本自无家可得归"像是在说:人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归宿,我们以为的"家"可能只是暂时的落脚点。这让人想到现代人常有的漂泊感,我们都在寻找心灵真正的归属。
第二句"云边有路许谁知"描绘了一幅云中若有若无的小路,暗示通往解脱的道路确实存在,但普通人难以发现。就像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其实就在身边。
后两句用溪水和月光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溪水反射着月光,西山月色摇曳,这种宁静的美正是从世俗迷梦中醒来的时刻。"仙潭梦断"可以理解为从红尘幻梦中觉醒的瞬间,就像突然看清了生活的本质。
全诗没有说教,而是用山水月色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放下执念后的清明。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归宿不在某个具体地方,而在看破虚幻后的心境。就像现代人常说要"活在当下",这首诗早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相似智慧——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寻找外在的归宿,反而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释若愚
释若愚(一○五五~一一二六),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一作德清,今同属浙江)人。从辨才净法师学,苏轼曾称许其诗。久居龙井,三十年中多与诗人交往。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有《馀尘集》,已佚。事见《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