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大帽山竹林中的清凉体验,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景:四周的竹子树木茂密得像围墙一样,中间还种着几行不常见的花草。这里用"密如墙"形容竹林的茂密程度,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绿色包围的私密空间。"异草閒花"则暗示这里种植着一些特别的花草,增添了山林的雅致。
后两句抒情:三十多年来,在这样明亮的月光下,身心享受了多少清凉啊!"三十馀年"说明诗人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是常客。"明月夜"点出时间,月光下的竹林更显幽静。"身心受用几清凉"是全诗核心,既指竹林带来的凉爽,也暗指心灵获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夜景,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感受。诗人没有用夸张的修辞,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次普通的山中夜游,却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简单而持久的美好。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