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

风吹树枝雪,片片点人衣。尘浊有清意,半因忙失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却充满哲理的冬日场景。

第一句"风吹树枝雪"生动地写出了冬日景象:寒风吹过,树枝上的积雪被吹落。这个动态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雪簌簌落下的声音,感受到冬日的寒意。

第二句"片片点人衣"继续这个画面,被吹落的雪花一片片落在人的衣服上。这里的"点"字用得特别巧妙,既写出了雪花轻盈飘落的样子,又暗示了雪花在衣服上留下点点痕迹。

后两句转入哲理思考:"尘浊有清意,半因忙失之"。意思是说,在喧嚣的尘世中其实也蕴含着清净的意境,但我们常常因为太过忙碌而错过了这些美好。诗人通过雪景感悟到,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美好时刻,往往被我们的匆忙所忽略。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极简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冬日画面 2. 从日常景象中提炼出深刻的生活感悟 3. 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留意身边的美好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慢生活"理念,这首诗告诉我们:生活的诗意就在身边,关键是要有心去发现和感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