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新浴
白发美青阳,新年试新浴。
小窗洁而明,板阁密以燠。
帘垂风绝蹊,汤暖云升屋。
探手酌温凉,微微浇背腹。
上盆頮吾面,下盆濯吾足。
初如马释鞿,渐觉蝉蜕壳。
周浃更融怡,味如书熟读。
澡身当去尘,洗心当脱俗。
湛然清净源,不遣生恶浊。
振衣聊出门,篝烟度修竹。
小窗洁而明,板阁密以燠。
帘垂风绝蹊,汤暖云升屋。
探手酌温凉,微微浇背腹。
上盆頮吾面,下盆濯吾足。
初如马释鞿,渐觉蝉蜕壳。
周浃更融怡,味如书熟读。
澡身当去尘,洗心当脱俗。
湛然清净源,不遣生恶浊。
振衣聊出门,篝烟度修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春天沐浴时的身心体验,通过日常小事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沐浴场景(前八句):
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写了春日沐浴的环境——阳光明媚的小阁楼里,垂帘挡风,热水升腾着雾气。老人慢慢用温水冲洗身体,动作细致温柔,像在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
2. 身体感受(中间六句):
用两个绝妙比喻描写沐浴的快感——初入水时像卸下马鞍般轻松,渐渐感觉像蝉蜕壳般焕然一新。这种温暖舒适传遍全身,就像反复品读一本好书那样令人愉悦。
3. 心灵感悟(最后六句):
由身体清洁升华到精神净化,提出"洗澡要洗去尘土,更要洗去俗气"的哲理。沐浴后的老人神清气爽,像找到了一处清澈的泉水源头。最后披衣出门,穿过竹林时,连炊烟都显得格外清新。
诗歌魅力在于:
- 将普通沐浴写得如仪式般神圣,展现古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智慧
- 用"马释鞿""蝉蜕壳"等生动比喻,让读者感同身受
- 由实到虚,从身体清洁自然过渡到心灵净化
- 结尾的竹林炊烟,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全诗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是修行,连洗澡都可以成为净化心灵的契机。这种在平凡中发现诗意、在日常中追求超脱的人生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