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西郊去遣愁。
三月桃花吹满头。
绿水池塘霜鬓影,羞羞。
偷学少年卖风流。
何处是渝州。
望断南云空凝眸。
恨随春水流不尽,悠悠。
千里之思几时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中年人借春景排解乡愁的复杂心情,语言生动有趣,情感层层递进。

上片用轻松的画面开场:主人公为了排遣忧愁去西郊散步,三月的桃花瓣随风飘落,沾满头发。这个"吹满头"的细节特别鲜活,让人仿佛看到花瓣雨中的身影。当他走到池塘边,却在水中看到自己花白的鬓发,突然不好意思起来——原来自己早已不是少年,却还在学年轻人那样风流潇洒。这里的"羞羞"用得很妙,像自嘲的轻笑,透露出岁月流逝的无奈。

下片情绪突然转折。望着南方天空的云彩,他苦苦思念着遥远的渝州(重庆)。"望断"这个动作显得特别执着,而"空凝眸"又显出徒劳无功的失落。他把绵绵不绝的恨意比作春水,用"流不尽"来形容愁绪的深重。最后两句最打动人:这种跨越千里的思念,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悠悠"二字既指春水的流淌,也暗指愁思的悠长,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可见可感。

全词最妙的是情绪的变化:从开头的故作轻松,到对镜惊觉年华老去的尴尬,再到望乡的深沉痛苦,最后归于无解的怅惘。作者用桃花、春水这些明媚的意象反衬愁思,让忧伤显得更加绵长。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中年人那份无法言说的孤独与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