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度杨子江
扁舟暮发彭郎渚,莽莽寒云暗平楚。乍见瑶花委地遥,渐看玉屑漫空举。
瑶花玉屑愈缤纷,夜色寒光缥缈分。低回烛影看逾态,飒沓涛声听不闻。
天柱崔嵬冻欲裂,鼍鼓龙笙奏银阙。朱明洞口散梅花,阿母池头漾秋月。
谁家楼阁凤凰栖,六代烟花远近迷。清樽访客山阴棹,秃节孤臣海上羝。
冥冥漠漠春无极,万顷茫然随所适。何当拍手挟飞仙,躐蹋横江吹铁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乘船渡过杨子江的奇幻景象,充满浪漫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奇幻的冬夜江景
开篇用"扁舟暮发"点出傍晚行船的场景,随后用"瑶花玉屑"比喻纷飞的大雪,把普通的雪景写得像天宫撒落的珍宝。江面与夜色在雪光中变得朦胧难辨,涛声也被雪幕隔绝,营造出与世隔绝的梦幻感。
2. 神话般的想象
诗人突然笔锋一转,描写"天柱冻裂"、"鼍鼓龙笙"等神话场景,把江雪奇观想象成神仙在银白宫殿里奏乐。又用"朱明洞"、"阿母池"这些仙家典故,让普通的渡江变成了误入仙境的奇幻之旅。
3. 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后段出现"六代烟花"暗示金陵兴衰,"孤臣海上"借用苏武牧羊典故,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伤。结尾"拍手挟飞仙"的豪迈想象,其实是表达对现实束缚的超越渴望。
全诗最妙的是把实际渡江经历、神话想象和人生感悟完美融合:大雪让平凡的江景变得像仙境,而仙境般的景色又引发诗人对现实的思考。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既展现了自然奇观,又传递了深沉情感,让读者既能享受画面之美,又能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