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乐寄张师孟
田家乐,今年庄农好秋作。
蛰龙蜕骨桔槔悬,五谷咸登时雨若。
官家更忧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轻赍。
小姑携筐懒梳洗,拾得绵花如雪肥。
大姑轧轧催机杼,疏帘树影寒蛩语。
鬓云笼雾扬西风,眉月生凉褪秋暑。
山径牛羊下夕墟,萧萧榆柳草堂虚。
野老杖黎邀小酌,诸孙灯火读残书。
蛰龙蜕骨桔槔悬,五谷咸登时雨若。
官家更忧民力疲,公田折布能轻赍。
小姑携筐懒梳洗,拾得绵花如雪肥。
大姑轧轧催机杼,疏帘树影寒蛩语。
鬓云笼雾扬西风,眉月生凉褪秋暑。
山径牛羊下夕墟,萧萧榆柳草堂虚。
野老杖黎邀小酌,诸孙灯火读残书。
现代解析
这首《田家乐寄张师孟》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家秋收时的喜悦生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一、丰收的满足感
开篇就用"今年庄农好秋作"直白道出丰收的喜悦。像"蛰龙蜕骨"这样形象的比喻(形容闲置的桔槔像蛇蜕皮般挂在田间),配合"棉花如雪肥"的视觉描写,让人仿佛看到堆满粮仓的谷物和雪白蓬松的棉花。特别有趣的是写小姑娘们"懒梳洗"跑去捡棉花,这种生活细节透露出丰收带来的忙碌与欢快。
二、劳作的韵律美
诗中用声音编织出农家日常:大姑娘织布时"轧轧"的机杼声,秋虫在树影里的鸣叫,晚归牛羊的铃铛声,共同组成田间交响曲。"鬓云笼雾"写农妇被棉絮沾湿的鬓发,"眉月生凉"用新月比喻弯眉,这些精巧的比喻让劳动场景变得诗意盎然。
三、温馨的生活图景
黄昏时分最是动人:老农拄着藜杖邀人喝酒,孩子们在灯下读书,榆柳树影中的草屋升起炊烟。这些画面既有"牛羊下山"的动态美,又有"灯火读书"的静谧美,展现了物质丰收之外的精神富足。
全诗像一组流动的画卷,从白天的田间劳作到夜晚的家庭温馨,用声音、色彩、动作的细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最朴实的快乐——丰衣足食的满足、家人团聚的温暖、儿孙勤学的欣慰。这种接地气的生活气息,正是它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