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之往依沈叔晦师席

吾孙年甫冠,抗志在青冥。
重趼轻千里,求师为一经。
功名适来去,器识是丁宁。
既得贤模范,归欤喜过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长辈送孙子去拜师求学的事,充满殷切期望和人生智慧。

前四句写孙子: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志向高远("抗志在青冥"像要触摸天空),不怕磨破脚走千里路("重趼"指脚底老茧),只为拜师学真本事。"一经"指儒家经典,代表正统学问。

后四句是长辈叮嘱:功名就像过客("适来去"),来了又走不必太执着,真正重要的是培养器量和见识("器识")。最后欣慰地说:既然找到好老师("贤模范"),你回家时一定能带着成长喜悦("过庭"用孔子教子的典故)。

全诗亮点:
1. 用"脚长老茧"这样接地气的细节,表现年轻人求学的决心
2. 把功名比作"来去的过客",强调内在修养更重要
3. 结尾用"回家时的喜悦"这个温馨画面,代替说教

就像现在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既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又提醒不要只顾着考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真才实学和健全人格。诗中长辈的智慧,今天依然适用。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