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甘省诸郡正供诗以纪事①
西北属有事,用兵非得已。
然非剪劲敌,讨逆执丑耳。
特以道路遥,兼之乏任使⑴。
遂致彼游魂,犹然延釜底。
屈指初卜征,逮今复伊犁(叶)。
一年馀数月,士卒亦劳止。
士卒用新附,及八旗弟子。
刍饷皆采购,输挽计价与(叶)。
岂如新安吏,点兵括乡里。
尤念购与挽,究资民力矣。
边郡风朴淳,服勤诚足美。
用免惟正供,休息自今始。
伫待献逆俘,归马中外喜。
然非剪劲敌,讨逆执丑耳。
特以道路遥,兼之乏任使⑴。
遂致彼游魂,犹然延釜底。
屈指初卜征,逮今复伊犁(叶)。
一年馀数月,士卒亦劳止。
士卒用新附,及八旗弟子。
刍饷皆采购,输挽计价与(叶)。
岂如新安吏,点兵括乡里。
尤念购与挽,究资民力矣。
边郡风朴淳,服勤诚足美。
用免惟正供,休息自今始。
伫待献逆俘,归马中外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西北边疆的军事行动,以及对当地士兵和百姓的关怀。下面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
背景与缘由
首先,诗中提到“西北属有事,用兵非得已”。意思是西北地区发生了战事,只好启动军队。这里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必要性。
军事行动
“然非剪劲敌,讨逆执丑耳。”接下来说明了这一军事行动的目标:打败强有力的敌人,平定逆乱,逮捕叛逆者。
遇到的困难
“特以道路遥,兼之乏任使。”这里指出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路途遥远,缺乏合适的指挥和管理,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敌人的顽固
“遂致彼游魂,犹然延釜底。”敌人虽然看似退却,但依然顽强抵抗,犹如在釜底挣扎。
时间与过程
“屈指初卜征,逮今复伊犁(叶)。”从开始征兵、征战到如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具体地点是今天的伊犁地区。
士兵的劳苦
“一年馀数月,士卒亦劳止。”军队的士兵长时间作战,非常辛苦。
士兵组成
“士卒用新附,及八旗弟子。”士兵队伍中既有刚加入的新兵,也有来自八旗的子弟兵。
物资采办与后勤
“刍饷皆采购,输挽计价与(叶)。”部队所需的生活物资和军需品,都需要采购,运输补给也有相应的费用,这主要依靠民间的力量和财力。
民众的负担
“岂如新安吏,点兵括乡里。”这里用新安吏的征兵方式与朝廷的征兵方式作对比,强调了朝廷征兵更加依赖民间力量。
边疆地区的民风
“边郡风朴淳,服勤诚足美。”这里提到边疆地区的民风朴实淳厚,勤勤恳恳的工作值得赞许。
休养生息
“用免惟正供,休息自今始。”经过一年的征战,士兵和百姓都需要休息,政府决定免除正供(正常的赋税),让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
期待和平
“伫待献逆俘,归马中外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够俘虏叛逆者、回归和平生活的期待,认为这样将会给国内外带来喜悦。
总结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复杂的军事行动和后勤保障,同时也关注到了士兵和百姓的艰辛,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比和描述,诗人展现了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