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穆玄庵

昔游西海上,明月落吾手。
欲访识珠人,惟有玄庵叟。
山川阻且长,望望空搔首。
由来稀世宝,知者故希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位老朋友的思念,以及人生中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是回忆:以前我们一起在西海游玩时,那轮明月仿佛就捧在我手中(用夸张手法表现当时的美好)。现在想找个懂珍珠价值的人(暗指懂自己的人),却发现只有你穆玄庵这位老友。

后四句是现状:如今我们被山川阻隔,只能徒劳地遥望叹息。就像稀世珍宝一样,真正能欣赏它价值的人本来就很少(暗示真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非常难得)。

全诗用"明月""珍珠"比喻珍贵的情谊,用"西海""山川"构建出广阔的空间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好东西往往不被大众理解,能遇到真正懂你的人,是人生难得的幸运。这种对知音之情的珍视,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