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幽居

叶尽秋深候,西风扫屋尘。
鸟饥空啄树,蛩冷渐依人。
梦早消江汉,贫常算米薪。
敝裙聊自补,累岁御冬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清贫隐居者的生活画面,用日常细节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况味。

前四句写景:树叶落尽的深秋,西风卷着尘土扫过屋檐。饥饿的鸟儿徒劳地啄着枯树,蟋蟀因天冷渐渐靠近人类取暖。这些画面看似平常,却暗含深意——"空啄树"的鸟儿暗示着生存的艰难,"依人"的蟋蟀则反衬出人的孤独。

后四句转入生活描写:诗人早就不做建功立业的江汉之梦(指代远大抱负),每天为柴米油盐发愁。补着破旧的裙子,这件衣服已经陪他度过好几个寒冬。这里没有直接说穷,但"算米薪""补敝裙"的细节,比直接哭穷更有力量。最动人的是末句,一件冬衣穿多年的画面,既写实又象征——既是御寒的衣物,也是抵御人生寒冬的精神铠甲。

全诗妙在把清贫生活写得平静从容,没有怨天尤人。西风、饥鸟、寒蛩这些景物与补裙、算账的生活场景自然融合,构成一幅有温度的生活画卷。诗人用白描手法,让读者从平凡中看见坚韧,在简朴里体会尊严,这正是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精神的诗意呈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