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峡

南穷石牛道,嵓嵓下云栈。
三日招我魂,足踔目犹眩。
岂知东苍州,耳目益奇变。
始过金牛驿,樛嶱已凌乱。
漾水从北来,劣足泛凫雁。
举头嶓冢山,峨冠倚天半。
大哉神禹功,从此导江汉。
渐入五丁峡,谲诡骇闻见。
斗壁何狞狰,十万磨大剑。
攒罗列交戟,茫昧通一线。
乱水殷峡中,鲛蜃喜澜汗。
仰眺绝圭景,俯聆竞雷抃。
九鼎铸神奸,到此百忧患。
东方牧犊儿,竟使蚕丛判。
我行忽万里,风土异乡县。
身落大荒西,终赖皇天眷。
咄咄复何言,艰虞一身贱。

现代解析

这首诗《五丁峡》描绘了作者穿越险峻山水的震撼旅程,展现了自然奇景的壮丽与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感。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旅途开端(前8句):作者从石牛道出发,走过高耸入云的栈道,三天路程让人魂飞魄散。到达金牛驿后,看到凌乱的山势和北来的漾水,抬头望见高耸的嶓冢山,感叹大禹治水的功绩。

2. 五丁峡奇观(中间12句):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用"十万磨大剑"形容陡峭如剑的崖壁,用"鲛蜃喜澜汗"描写水中怪物般的激流。峡谷狭窄得只剩一线天,水声如雷,景色之奇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禹铸九鼎镇压妖魔的故事。

3. 人生感慨(最后8句):面对如此险境,作者感叹自己漂泊万里来到这偏远之地,全靠上天保佑。最后以"艰虞一身贱"作结,表达个人在宏大天地间的卑微感。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比喻:
- 把山比作"峨冠"(高帽子)
- 崖壁像"十万磨大剑"
- 水流似"鲛蜃"(神话中的水怪)
这些比喻让险峻的自然景观跃然纸上。

全诗通过夸张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巨大山川vs渺小人类),营造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脆弱。最后的人生感慨也引发共鸣:在壮阔自然面前,个人的忧愁烦恼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