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路过朋友文与可旧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眼前景:诗人长途跋涉后,欣喜地来到朋友曾经隐居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山峰的灵气仿佛透过门窗扑面而来,清风吹拂的楼阁里珍藏着许多书籍。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居所环境的清幽雅致,也暗示了主人高雅的情趣。
后四句转入抒情:自从朋友离开这里去追求功名("高步东山"指做官),这座宅院就变得冷清空寂。诗人惋惜不能像从前一样在朋友的书画堂("墨君堂")欣赏作品,只能对着山林间的猿猴白鹤发呆,流露出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昔日充满文化气息的隐居之所与如今的空寂形成反差,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淡漠和对清雅隐居的向往。最妙的是结尾用猿鹤"共踌躇"的拟人化描写,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惆怅心情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