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二 听泉

泱泱寒流底处寻,但传幽响出空林。石根云窦元多罅,松籁风簧共一音。

醉梦䀨醒春枕熟,诗怀清彻夜窗深。中郎别有清溪曲,更写潺湲入素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居山林时聆听泉水声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前四句写泉水的神秘与动听:寒凉的泉水不知从何处流来,只听见幽深的回响从空寂的树林中传出。石头缝隙和云雾笼罩的山洞本就多裂缝,松涛声与风吹过笛孔般的水声交织成和谐的音乐。这里用"松籁风簧"的比喻,把自然声音比作乐器演奏,生动又有诗意。

后四句转向听泉人的感受:泉水声惊醒了醉梦,让人在春日的午睡中清醒;也净化了诗情,使深夜窗前的心境格外清澈。最后借用"中郎"(东汉音乐家蔡邕)的典故,说要把这潺潺水声谱写成琴曲,表达想把自然天籁永远留存的愿望。

全诗妙在将听觉体验写得细腻传神,从寻声、辨声到品声、谱声,层层递进,把山泉的自然声响与文人的艺术情怀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隐士与自然对话的优雅生活。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