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隐

飕飕几个便成林,兴渐浓时绿渐深。
春事祇酣桃柳梦,此君那得市廛心。
但教色色堪留凤,不怕炎炎解铄金。
试把一竿来赠我,五湖风月足追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竹林从初生到繁茂的过程,同时借竹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写竹子生长迅速,几个新笋转眼就能连成竹林,随着生长兴致越来越浓,绿色也越来越深。这里用竹子生长的自然过程,暗喻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竹子的独特品格。春天里桃红柳绿争奇斗艳,但竹子("此君")却保持淡泊,没有争名逐利的世俗之心。诗人说竹子青翠的颜色能吸引凤凰栖息,茂密的竹荫能抵挡酷暑炎热,用这两个意象赞美竹子既能保持高洁,又能给人带来荫庇。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如果有人送我一竿竹子,我就能带着它去追寻五湖四海的美好风光。这里"一竿"既是实指竹竿,也象征着竹子的精神品格,"五湖风月"则代表远离尘嚣的自由生活。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写的是竹子生长过程和特性,实际上是通过竹子来表达一种人生理想——既要像竹子那样保持本色、不慕虚荣,又要像竹子那样坚韧不拔、给人荫凉。最后诗人渴望带着竹子的精神去追寻自由,这种将物性与人格完美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