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水和洗耳典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纯净精神世界的向往。
前两句说"世界上哪里的水最清澈?只有箕山这一汪泉水",用"独流清"强调这水的与众不同,暗指现实社会已经很难找到干净纯粹的东西了。
后两句用许由洗耳的典故(传说许由嫌尧帝让位的话脏了耳朵,特意洗耳)说"可惜许由已经用这水洗过耳朵了,现在我想洗洗帽带都没地方了"。这里的"濯吾缨"暗指想要保持自身高洁,但连最后一片净土都被古人"污染"了,流露出一种无处安放精神追求的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的"洗"这个动作,带出深刻的人生感慨 2. 把"水"这个意象用得既具体又抽象,既是真泉水,又象征精神净土 3. 最后一句的转折出人意料,从羡慕古人变成抱怨古人,让普通的山水诗有了新意
本质上是在说:人人都想保持纯洁,但现实世界连最后一片净土都被前人的清高行为"占用"了,现代人反而找不到安放心灵的地方。这种古今对比的失落感,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依然能引起共鸣。
柴随亨
柴随亨(一二二○~?),字刚中,号瞻岵居士,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柴随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