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惊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雁,芳草醉游人。
向晚前山路,谁家赛水神(清张豫章《四朝诗》卷三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读起来像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画。

前两句"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像电影的开幕镜头:江南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阳光暖暖地照着干净的地面。这里用"无尘"二字巧妙写出了春雨过后空气清新的感觉。

中间四句是四个生动的特写镜头:
1. "渡口惊新雨"——渡口刚下过一场春雨,用"惊"字让雨显得突然又有活力
2. "夜来生白蘋"——夜里水中悄悄长出了白蘋(一种水草),"生"字让植物有了动态感
3. "晴沙鸣乳雁"——阳光下的沙滩上,小雁叽叽喳喳叫着,"鸣乳雁"的搭配很新颖
4. "芳草醉游人"——芳香的青草让游客陶醉,用"醉"字把草香写得能醉人一样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向晚前山路,谁家赛水神"。傍晚时分,前山路上传来热闹的祭祀水神的活动。这个结尾很妙,突然从宁静的自然画面转入人间烟火气,让整首诗活了起来。

全诗最厉害的是:
1. 动静结合——既有安静的杨柳、白蘋,又有鸣叫的乳雁、赛神的喧闹
2. 感官丰富——能看到杨柳、白蘋,听到雁鸣,闻到草香,感受到阳光
3. 时间推移——从白天的阳光到"夜来"再到"向晚",一天的光影变化自然流畅

诗人用最简单的字眼,把江南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写得活灵活现,读着读着仿佛能闻到青草香,听到小雁叫,看到渡口湿润的木板。最后突然出现的祭祀场面,就像画外音一样,让人想象当地热闹的民俗活动。

曾致尧

(947—1012)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