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府雪后作故韩氏子舍也

平生好流水,雅欲临流赋。
涧溪或过之,眷眷不能去。
青山围故乡,不肯入城府。
宁知开八帙,重为寻故步。
势家遗故居,传舍偶成寓。
轩楹立奇石,巉岩高丈许。
三面立屏障,曲沼水深贮。
荏苒将半载,未见有时雨。
新春积雪馀,檐声夜如注。
晓起推閒窗,石穴水喷吐。
下穿玲珑馀,数尺成瀑布。
髣髴小龙湫,虽微体略具。
退公辄对之,相逢叹迟暮。
有客与同赏,酌酒更告语。
虽云京尘深,燕坐得幽趣。
悬崖挂长藤,绝顶列佳树。
微风一披拂,坠点纷无数。
吾方谋乞身,信美难久驻。
未能写成图,聊用赋长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雪后寻访旧居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开篇写老人一生钟爱流水,总想临水作诗。路过山涧溪流时,总是依依不舍。这里用"流水"象征时光流逝,暗示老人对往事的追忆。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旧居景色:奇石如屏风矗立,深池蓄水,雪后屋檐滴水形成小瀑布,仿佛微型龙湫瀑布。这些描写生动传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老人每天下班后都来此独坐,感叹相见恨晚。

最后写老人与友人共赏美景、饮酒谈心。虽然身处繁华京城,却在此处找到幽静趣味。藤蔓悬垂,树影婆娑,微风吹落无数水珠。老人正计划退休,知道这美景难以久留,就用诗句记录下这美好时刻。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
1.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2.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3.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如将屋檐滴水比作小龙湫),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人生感悟,容易引起现代读者对自然、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