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庙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
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
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
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字子房)的传奇人生,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说的是张良年轻时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壮举(虽然误中副车没成功),展现他年轻时的热血胆识。 第二句讲他蛰伏期间遇到黄石公获得《太公兵法》,就像拿到"成功密码"一样,为日后辅佐刘邦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用"风云""星斗"这样宏大意象,比喻张良运筹帷幄的智慧如何帮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就像用智谋移动了历史巨鼎。后两句特别提到他功成身退的潇洒——别人挤破头争功名时,他却像商山四皓那样淡泊,还和神仙赤松子约着修仙去。 最后两句是最高评价:张良既能把握时机建功立业,又懂急流勇退,这种能进能退的生存智慧堪称千古楷模。就像现在说的"该拼时全力拼搏,该放手时潇洒转身",这种境界普通人很难做到。

全诗用"刺杀-得道-建功-归隐"四个关键片段,把张良从热血青年到智慧老人的蜕变写得荡气回肠。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态度,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清醒,这或许就是诗人最想传递的价值观。

陈荐

陈荐(1545年~1632年) 字君庸,号楚石,明湖广祁阳县咸菜塘(今属祁东县)人。隆庆丁卯(1567年)乡试中举,辛未(1571年)登进士第,历任松江法官、监察御史、陕西及四川按察使、云南巡抚,旋迁吏、刑、户部尚书,兼理河道漕运。为官50余年,洁己奉公,关心家乡百姓疾苦,曾疏请改折漕粮,均平排山驿马。后退居林下,杜门谢客,著《古今衷辨》百余卷,寿八十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