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其一

危阑十二倚长空,寂寂楼台露气中。
吹断碧箫天似水,玉盘初上海门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描述中秋夜晚的景色和对月抒怀的情景,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中秋夜晚,诗人独自在小亭中对月酌酒,吟咏而成的。其中还提到了怀邦相明府,可能是诗人对某个朋友的思念之情。

“危阑十二倚长空”:诗人站在十二根栏杆旁边,依栏仰望天空。这里的“危阑”可以理解为高高的栏杆,“倚长空”则表现出诗人对天空的倚靠和亲近感。

“寂寂楼台露气中”:诗人所处的楼台是寂静的,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露水。这种寂静的氛围为夜晚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感觉。

“吹断碧箫天似水”:吹箫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似乎把天空都吹得起波澜了。这里的“碧箫”是一种乐器,诗人用碧箫的声音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宁静和广阔。同时,“天似水”则形象地表现出天空的清澈和明亮。

“玉盘初上海门东”:最后,诗人把目光转向了天空中的月亮。月亮如同一个玉盘刚刚升起在海门的东边。这里的“玉盘”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和光泽,“初上”则表现出月亮刚刚升起的状态,给人一种新鲜和生动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天空、楼台、箫声和月亮等元素,营造出一个宁静、神秘和美丽的氛围。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融入其中,通过对月抒怀,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是含蓄而深沉的,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