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考功子底宋观察玉叔

素旐齐城北,朱幡蜀道东。
萧条万里外,沦没一年中。
世路怜诸子,交情尽二公。
招魂伤宋玉,死孝悯王戎。
赋鵩才犹壮,哀麟笔遂终。
玉棺天上落,瑶瑟寝堂空。
暮雨悬邻杵,秋云冷殡宫。
夜台归有伴,泉路恨何穷。
前后铨衡地,凄凉诏狱同。
范滂真蹇谔,裴楷自清通。
藻镜南曹月,琅珰北寺风。
宦途纷轗轲,襟抱得冲融。
颠踬非天意,生全荷圣聪(荔裳西樵前后官吏部下诏狱)。
追随思夙昔,狂醉笑儿童。
名列班扬盛,文兼沈鲍工。
妍媸惭刻画,瑕垢属磨砻。
章句功名薄,生涯负贩雄。
霜摧汉畤柏,风折峄阳桐。
岁月鱼吞饵,乾坤鸟触笼。
漂摇惊汎梗,惨澹送飞蓬。
肠断山阳笛,悲迷朔塞鸿。
池塘春草绿(谓阮亭艾石),丘陇野棠红。
腹巳真成痛,心还暗欲忡。
九原人在否,洒泪向荒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为悼念两位好友(王考功和宋观察)而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同时暗含对官场险恶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至"泉路恨何穷")
用强烈的画面感写两位友人的死亡:白幡飘在齐城(山东),红幡飘在蜀道(四川),暗示两人相隔千里相继离世。"萧条万里外"突出孤独感,"招魂伤宋玉"用屈原悼念宋玉的典故,暗喻友人如宋玉般才华横溢却早逝。"玉棺天上落"等句用神话意象(玉棺、瑶瑟)渲染悲凉,夜雨秋云更添凄冷。

第二部分("前后铨衡地"至"生全荷圣聪")
转向现实批判:两位友人都曾在吏部任职("铨衡地"指选拔官员的职位),却都遭遇冤狱("诏狱"指皇帝钦定的牢狱)。用东汉范滂(刚直被诬)和西晋裴楷(清正遭忌)的典故,暗示友人同样因正直受害。虽然最终平反("生全荷圣聪"),但这段经历已让他们身心俱损。

第三部分("追随思夙昔"至结尾)
回忆与友人的交往:他们才华横溢("班扬"指班固、扬雄这类大文豪),常一起饮酒论文。如今友人如被风霜摧折的柏树梧桐,自己则像漂泊的飞蓬(蓬草)般孤独。"山阳笛"用魏晋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写物是人非之痛。最后以春草绿、野棠红的生机景象反衬死亡之寂,更显"心腹剧痛"的哀伤。

全诗交织着三重情感:
1. 私人悼亡:对知己离世的肝肠寸断
2. 时代悲剧:暗讽清初文字狱对文人的迫害
3. 生命思考:用"鱼吞饵""鸟触笼"隐喻人在官场的身不由己

艺术上善用对比(生与死、繁华与萧条)、意象密集(白幡玉棺、秋云霜柏),历史典故的化用既厚重又自然,展现出诗人"神韵派"的含蓄风格——不直接嘶吼痛苦,而是让哀思渗透在每一个意象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