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沿岸军事重镇的雄伟景象,歌颂了黄制置使(地方军政长官)的功绩。
前四句用壮阔的笔法勾勒地理形势:古老的城墙护卫着六朝古都,万里长江奔流不息。紫金山(紫盖)辉映东南,这道天然屏障是唯一的依靠。这里用"紫盖"代指紫金山,既显尊贵又暗合山形。
中间四句转入军事描写:连绵的军营驻扎着步兵骑兵,排列的粮道储备充足。"填拊"(镇抚)二字点明镇守重任,说明朝廷对此地极为倚重。诗人用"步骑""刍粮"等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严整的军容。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祝愿建立非凡功业,在史册上永放光芒。"竹史"指竹简记载的历史,这个典故用得自然,既显文雅又不失豪迈。全诗由景入事,由事及人,层层递进,在雄浑的意境中寄托对将领的殷切期望。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