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文人在秋夜里的孤独与凄凉,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联"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开篇就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方山子是个典故,指代隐居的文人。这里说"旧日",暗示曾经可能有过风光,如今却只能凄凉地靠一碗粗茶淡饭度日。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孤独。虫鸣声传到疲倦的枕边,秋日的愁思随着凭栏远望涌上心头。"肱三折"用典说明人生经历太多挫折,"指一弹"则感叹时光飞逝。这些意象都很生活化,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苦闷。
尾联"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把情绪推向高潮。半夜风雨交加,有谁会惦记这个寄居他乡、连被子都单薄的游子呢?这个反问特别打动人心,突出了无人关心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秋夜、虫鸣、风雨等意象,把文人落魄时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很细腻。最难得的是,它没有刻意卖弄文采,而是用普通人也能理解的日常场景,道出了人生失意时那种无人诉说的苦楚,容易引发共鸣。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