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六 (壬戌)
季秋京北寒,吹雪入城闼。
馀威劫晚花,飞埃障孤月。
岂知城南农,束笋新迸发。
我园树亦奇,已著紫丁结。
春物以秋荣,秋芳为时歇。
事异李梅实,变甚菽霜杀。
衋心警气候,无畏谢明达。
庶徵倘可言,物生恐多札。
馀威劫晚花,飞埃障孤月。
岂知城南农,束笋新迸发。
我园树亦奇,已著紫丁结。
春物以秋荣,秋芳为时歇。
事异李梅实,变甚菽霜杀。
衋心警气候,无畏谢明达。
庶徵倘可言,物生恐多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反常的自然现象:本该在秋天凋零的植物却反常地开花结果,而本该在春天生长的植物却在秋天茂盛生长。诗人通过这种季节错乱的现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忧虑和警示。
前四句写京城深秋的萧瑟景象:寒冷的北风夹着雪花吹进城门,摧残着晚开的花朵,飞扬的尘土遮蔽了孤独的月亮。这里用"劫"字形容寒风摧残花朵,用"障"字描写尘土遮月,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中间八句突然转折,描写城南农民种的竹笋在秋天破土而出,诗人园中的紫丁香也在秋天开花结果。这与李树、梅树本该在春天结果,豆类作物本该在霜降前成熟的自然规律完全相反。诗人用"奇"字形容这种反常,暗示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这种反常现象令人心痛,它警示着气候的异常。诗人说自己不敢像古代贤人那样妄加评论,但万物的生长恐怕会因此遭受损害。这里的"衋心"(心痛)和"多札"(多灾)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忧虑。
全诗通过秋天出现春天景象的反常现象,隐喻社会或人生的异常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被打破的担忧。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象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深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